每逢六月初六,母親總是在前天晚上把準備好的面粉放在草鍋上,來回翻轉,炒熟了,待至第二天六月初六早上,把燒好的開水或者米飯湯,加些白糖,放在一起攪拌了讓我們美美的飽餐一頓。直至今日,一家人圍在一起吃炒面情景情不自禁浮現(xiàn)眼前。
關于六月六吃炒面民間習俗有好多種說法。一是說吃炒面可以治療腹瀉腹痛,祛除濕熱、不枯夏等;二是說六月六是“天貺節(jié)”,相傳于北宋,吃炒面是為了祁雨,以求風調(diào)雨順;三是說六月六吃炒面為了讓四海龍王忘記在這天比賽下雨的事情。還有人說是古時戰(zhàn)事頻繁,炒面加工簡單方便。吃時燒點水,一沖就可。即便沒有水,抓一把也能充饑。炒面就是古人的方便面;也有人說,連云港地處沂水淮水入海囗,氣候潮濕,六月份又是雨季,食物不宜保存,將面粉做成炒面,就方便存放了。不論如何,在那個生活并不富裕六七十年代的鹽場,能吃上香噴噴的炒面,那是非常開心得事。
記得后來,我也有過直接把炒面伴上白糖干吃,那味道還真不一樣。由于那個年代什么都靠計劃,家里糖罐里的白糖也經(jīng)常讓我偷吃得干干凈凈,就連白糖水都那么好喝。
其實六月六到來,還有一種風俗,“曬龍衣”。悶熱的天氣,圩子里老屋十分的潮濕,衣服、家俱等物品容易發(fā)霉。每逢這個時候,陽光強烈,母親也顧不上休息把家中所有衣服拿到外面晾曬,大大小小的桌椅清洗一次。時至今日,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還有這種吃炒面,曬衣服的習慣,這些風俗延續(xù),其中也都蘊含著十分深刻的文化內(nèi)涵以及老祖宗對美好生活深切的祈愿! (楊波)